“BIBF”
2024年6月19日上午,由读者出版集团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甘肃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与读者(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唐诗三百首讲疏(上、下册)》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甘肃展厅圆满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学者以及媒体的关注。
座谈会聚焦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兰州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雷恩海教授编撰的《唐诗三百首讲疏(上、下册)》,这是一部深度解读唐诗美学价值的力作。雷教授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带领读者领略唐诗中蕴含的生命美学与蹁跹之姿。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还有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绚隆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诗词大会专家刘青海教授;中央党校孙羽津教授。周绚隆教授谈到唐诗之所以能跨越千年,依旧鲜活于世人眼前,得益于其独树一帜的文学魅力。“唐诗不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它们更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触动人心。”在他看来,《唐诗三百首讲疏(上、下册)》一书通过对每一首诗的细致解析,辅以详实的历史背景与人物描绘,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唐诗意蕴的钥匙,使古诗之美触手可及。
随后,刘青海教授从作者的创作心路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勾勒出唐诗发展的历史脉络。她强调,唐诗的繁荣并非偶然,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文化交融的结果。刘教授的视角拓宽了与会者对唐诗的认知边界,揭示了其背后深厚的社会根基与地域特色。
孙羽津教授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唐诗的内涵与价值。“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文学的精华,更是历史的见证。”孙教授言辞恳切,他指出唐诗中蕴含着丰富史料,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面貌,更展现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百态,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唐诗三百首讲疏(上、下册)》出版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本书通过细致的注释与生动的讲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欣赏唐诗的艺术魅力。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唐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雷恩海教授的著作无疑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唐诗三百首讲疏(上、下册)》的学术价值,也体现了甘肃教育出版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不懈努力。随着《唐诗三百首讲疏(上、下册)》的出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被唐诗的魅力所吸引,进而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