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专栏 / 资源下载 / 敦煌书坊 / 联系我们 /

LOGO

新书推荐
新书推荐
新书推荐 | 甘肃教育出版社《须弥山北朝石窟研究》
2024-09-20

郑炳林 主编    王艳 著

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423-5776-8

定价:108.00元

王艳博士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这是须弥山石窟研究的又一部学术著作,从论文的立项到研究,再到现在付之印刷,经过了近八年的时间。

固原北魏时置原州,之后很长时间都称原州。该地在六盘山西,与甘肃陇东地区属同一地域。秦汉以前就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汉代以来,随着汉王朝对之的有效统治,成为多民族聚居区,铸就了该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北朝至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原州成为粟特人的聚居地之一,使得该地域又呈现出东西文化并呈的样貌。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北朝时期该地区兴起了石窟寺的营建,据文物调查资料和考古发现显示,固原地区保存有数量众多北朝至明清时期的石窟寺,以及大量的金石类佛教造像,使该地又出现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须弥山石窟就是该地区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遗存。该石窟寺的开凿,使得原州城乡聚落、墓葬和精神信仰的石窟寺三者产生了空间上的统一性,形成城寺墓相互关联的整体。王艳博士在第一章第一、二节对之做了很好的梳理,相关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佛教文化基础是须弥山石窟研究必不可少的。

通常情况下,石窟寺的开凿一个时间段内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如莫高窟最早的北凉三窟、云冈昙曜五窟及第二、三期洞窟在崖面上的分布都分别明显,麦积山石窟的最早期洞窟都集中在其西崖中下段位置。这种情况,可以作为石窟寺研究崖面利用、分期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如克孜尔石窟据此可以清晰地划分出洞窟分布的区段。须弥山的北朝洞窟主要分布在子孙宫、圆光寺区和相国寺区等几个区域,也符合这种情况。其中子孙宫主要是北魏和西魏的洞窟,圆光寺区和相国寺区又以北周洞窟为主。很明显,这些区域相对来说都是独立的单元,每个区域的洞窟不是单一的形制,对于这些不同形制洞窟的管理和使用,使得每个区域具有寺院的功能,因此就构成了洞窟的组合和整体性。王艳的论文对于每个区域的洞窟的功能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基本厘清了不同形制的洞窟在日常的宗教活动中不同的作用,既便于禅观、居住和礼拜,又兼顾日常的生活起居,如子孙宫区既有礼拜功能的中心柱窟,又有类似于印度式兼具禅修的廊柱式洞窟,还有僧房窟以及供生活所需的水窖。圆光寺区编号的主要洞窟分上下两层,四个洞窟都是中心柱窟,构成上下的组合关系,以礼拜为主要功能,但附属的其他小窟则具有禅观的功能,重要的是在第45窟的附窟中有一个水窖窟,利用自然降雨进行集雨,用于日常寺院的生活用水。固原地区相对比较干旱,人工水窖是当地人们水资源利用的策略和工程,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当代。须弥山石窟除大佛楼区距水源较近外,其他区域较高,用水成为僧人们首要考虑的大问题,于是在子孙宫和圆光寺区都能看到水窖的开凿,并有从高处凿引水灌入水窖内。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瘗窟在几个区段内都存在,如子孙宫区、松树洼区等,表明僧人在圆寂后选择就近的区域瘗藏,完成了其一生的宗教行为。

石窟寺的空间以最小的单位计,即是每个洞窟的内部空间。造像是洞窟内部构造和空间布局最基本的格局,也就是说造像内容决定了洞窟形制的差异。如中心柱窟、三壁三龛窟等,都因造像的不同,营造出不同的空间布局,反映了不同功能的洞窟的思想性。须弥山北朝洞窟中,以中心柱窟最为重要,从北魏到北周都有。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和西魏的中心柱窟基本不在壁面开龛造像,以“素壁”的形式出现,造像集中在中心柱上,突出了对塔的礼拜。对佛塔的礼拜和供养,始于印度。犍陀罗的佛塔以佛教故事雕刻作为装饰,突出对释迦牟尼事迹的表现。河西走廊的天梯山、金塔寺和文殊山等石窟,主要造像都雕塑在中心柱各面的龛内外,突显了佛塔的作用,但与须弥山的西魏中心窟不同的是,河西走廊早期中心窟的四壁和顶部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与中心柱造像相关联的内容。须弥山石窟这种特殊性,王艳以“素壁”称之,主要还是强调了这种中心柱窟的功能性更强调礼拜的意义。但中心柱造像的内容与布局,又具有禅观的意味以及重视法华思想的宣扬。北周中心柱窟一改西魏“素壁”的做法,不管是相国寺还是圆光寺,在强调中心塔的本来功能的同时,扩展了空间的利用,但又不失对主题的进一步补充。该书第二章在这一问题上做了很好的解读。

任何石窟寺的开凿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处石窟寺虽然都处在不同的地理单元,这个地理空间,是当地城乡民众的精神家园。但同时,这个地理单元也不是封闭的,就像考古学文化一样,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在适合本地文化土壤的同时,总是在不断与其他地域产生互动,因此出现一些其他地区的因素,须弥山石窟第33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在考证该窟出现的原因时,对于须弥山所在的原州在丝绸之路上重要位置、该地区出现的粟特聚落及他们的墓葬遗存,进行了较多的分析,提出了这种印度式的双层礼拜道洞窟可能由活跃于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带来的结论,虽然该窟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开凿者的信息,但不失为一种新的认识,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中心柱窟、三壁三龛窟都不是须弥山石窟的首创,在接受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心地区影响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如第51窟是北周时期开凿的大型中心柱窟,体量巨大,开凿者显然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不同于其他中心柱窟。供养人像、维摩文殊对坐、神王像以及伎乐图像都是其他石窟寺尤其是北朝石窟常见的题材和内容,但也都表现出工匠在雕刻这些图像时的不同于其他石窟寺的表现手法和设计。以上都是须弥山石窟的个性或者独特性,表现出来须弥山石窟的特点及其地位,王艳博士在第五、六章均有较多的讨论,能够看出她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总结归纳的学术能力。

须弥山石窟作为一处重要的石窟寺类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考古学、历史学和图像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十分重要,而且是基础性的,但更多新方法的运用,其他方法科技手段也越来越受重视。比如营造工程、开凿技术和工具、历史时期环境变化对石窟寺的影响、水资源利用、可能遗存的寺院僧人的生活方式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以后进一步加强研究。每一时代学术的进步,得益于新材料的发现和对材料驾驭的综合能力。希望王艳博士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本源,在须弥山石窟的研究上取得更多的成绩。总之,王艳博士的《须弥山北朝石窟研究》一书的出版,必将有益于该石窟寺的总体研究。

是为序!